部编版三年级(上册)语文期末1-28课各课中心思想

第1页 / 共7页

第2页 / 共7页

第3页 / 共7页
试读已结束,还剩4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部编版三年级(上册)语文期末1-28课各课中心思想-新网知识库
部编版三年级(上册)语文期末1-28课各课中心思想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1
立即购买
您当前未登录!建议登陆后购买,可保存购买订单
付费资源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三年级语文上册各课中心思想、主旨大意归纳总结第一单1、《大青树下的小学》按照上学前、上课、下课的顺序描写了边疆的一所小学,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,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。2、《花的学校》是一首节选自泰戈尔的儿童散文诗集《新月集》。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出版过《飞乌集》《园丁集》。诗中描写了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、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时,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。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视角叙述出花儿们的活泼、可爱、向上,充满了儿童情趣。3、《不懂就要问》一文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垫读书时碰到不懂的问题问老师的事。他明知可能会挨打也要向先生提出问题,体现了孙中山“不懂就要问"的认真学习态度。我们要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。《所见》的作者是清代的袁枚,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,后写小牧童的静态,把小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。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: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全诗描写的事物有:牧童、黄牛、蝉。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相关推荐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