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第1页 / 共11页

第2页 / 共11页

第3页 / 共11页
试读已结束,还剩8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100个文学典故,读懂半个中国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会员服务免费
付费资源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100个文学典故·读懂半个中国1、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,轩辕(即黄帝)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(ci)尤,蚩尤俘虏被称为“黎民”,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,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。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,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,又融合在一起,所以我们又称为“炎黄子孙”。2、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,尧去世后,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,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,推舜为帝。这种让位,历史上称为“禅让”。3、三皇五帝时期,黄河泛滥,鲧(gu)、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、舜二帝,任崇伯和夏伯,负责治水。禹采取“开、通、疏、凿、引”方法治水有功,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。大禹治水13年,耗尽心血与体力,"三过家门而不入"。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。4、禹禅让帝位给伯益,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,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一一夏,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。5、夏王朝第16代君王“桀(jie)”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,“桀犬吠尧”、“桀骜不驯”都出于此人。6、汤以“网开一面”展示他的仁慈,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,后打败夏桀,灭夏建商:汤又名成汤,是尧舜时期契(q)的后裔。7、“伊尹”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,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,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,后辅佐“外丙、仲壬(re)、太甲”三王执政,亲作《伊训》、《肆命》等,有“伊尹囚帝(太甲)”之典故。8、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。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。刻在甲、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,甲骨刻辞、卜辞、龟版文、殷墟文字等,现通称甲骨文。9、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,历史上有“桀纣”并称。纣创造了“炮烙”、“虿(hai)池”等刑罚,造“鹿台、酒池、肉林”,劳民伤财,草营人命。10、姬昌,后人尊称周文王,实施仁政,有太颠、辛甲大夫、闳(hog)天、散宜生等贤臣,在姜尚(名望、字子牙)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,著有《周易》,将八卦演为64卦,并做卦辞、辞。11、殷商“谗言进用,忠良远黜(chu)”,比干被挖心、萁(qi)子装疯、微子出走,周武王兴兵伐纣,奴隶倒戈,纣王鹿台自焚,奸臣恶来、费忠被斩首,殷商灭亡,周王朝诞生,周武王封姜尚在齐、周公旦(武王的兄弟)在鲁,后有周公辅成王,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的典故。12、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(褒姒)笑,烽火连台戏诸侯,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国都镐京被犬
暂无评论内容